

本文目录
初中生物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是在原实验教科书的基础上经修订而来。修订时,增加动物类群的内容,突出重要概念的教学,其依据是课程标准;对七年级教科书做删减,对探究活动做精简,是吸纳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实验区师生的意见建议是影响教科书修改的直接原因。
教科书修订深层的影响因素还有生物学科的发展、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等因素
初中生物实验为什么除了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的目的是什么?
控制变量法。 生物学实验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
日照市初中生物实验考哪些实验?
一、物理
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5.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6.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二、化学
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金属的化学性质。
4.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三、生物
1.观察生物细胞的结构。
2.观察生物组织或器官。
3.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4.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5.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
6.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实验题: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
(1)在“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中,要将玉米种子纵向剖开,因此图1能够正确表示玉米种子解剖方向的是A,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蓝色的胚乳,因为胚乳里有淀粉.因此能正确表示用碘液对玉米种子剖面染色结果的是D,
(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在“测定种子成分”实验中,要鉴定小麦面粉在水中揉挤后得到的乳白色液体是淀粉溶液和黄白色面筋中的主要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双缩脲与蛋白质接触后的颜色呈紫色.因此可用碘液和双缩脲试剂分别检验淀粉和蛋白质.
(3)在“观察柔嫩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需要将口腔上皮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制成装片,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体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的作用是为了保持细胞的形状或者防止细胞变形,便于观察.
(4)如图2所示,分别向等量澄清石灰水吸气和吹起,可以验证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在该实验中,吸入气体时,左手应捏紧橡皮管,使气体从甲瓶吸入,目的是检验空气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呼气时右手应捏紧橡皮管,使气体进入乙瓶,目的是检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实验的结果是乙瓶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表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故答案为:
(1)A;D;
(2)碘液;双缩脲试剂;
(3)保持细胞的形状;
(4)左;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