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实验室消防设计(实验室生物安全消防安全)
时间:2022-07-26 09:17:00 作者:网络 分类:实验室问答 浏览:198次

本文目录


生物类实验室需要安装自动喷淋吗?

生物类实验室需要安装自动喷淋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A错误;

B、叶绿体有颜色可直接观察,步骤是: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B正确;

C、脂肪的检测和观察: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C正确;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步骤是: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正确.故选:A.


生物安全实验室物理防护标准?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1、 实验室中必须安装Ⅱ级或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

2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当这类操作不得不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时,必须采用个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的综合防护措施。

3、 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4、 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5、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6、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

7 、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哪些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校、(院)系、实验三级管理。实验室的安全有序管理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都必须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要求。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喧哗和谈笑,不得随意触碰实验用品等。

电线及电器设备起火时,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同时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绝不能用水或者泡沫灭火器来灭火,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化学试剂着火时,一般非危险品可以用通常的灭火方法,而危险品则应根据其理化特性采用相应的灭火方法。

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的衣物着火时,应立即用浸水的物品蒙在着火者的身上。不可慌忙跑动,避免气流流动造成更大伤害。


医学检验机构设置规范?

面积要求

科室面积必须≧75%,也就是说500m2的总实验室面积,那么它的公式是(500*0.75=科室面积)。

建立1个临床检验专业的,面积不能<500m2,若建立2个,则在其基础增加300m2。

要有相应的科室、工作流程。

要有医疗废弃物暂存处;要有三废处理(污物、污水、有害气体),达标排放。

布局设计

1、实验室区域

A、必须符合生物安全管理和医疗感染管理要求(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验(DNA)、临床病理)

B、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生物安全设施要齐全,如生物安全柜。

2、辅助区域:供水、供电、消毒供应室和其他

3、管理区域:行政、采购、财务、质量管理、物流、信息管理

仪器设备

1、基本设备:压力蒸汽灭菌器、离心机、冰箱、生物安全柜、加样器;医疗器械管理要求的设备有(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酶标仪、发光分析仪、生化类分析仪、核酸类分析仪、细菌培养和鉴定仪、质谱色谱仪)

2、病理常规设备:离心机、生物安全柜、加样器、消毒设备、标本柜、切片柜、蜡块柜、大体摄影装置、光学显微镜、数字切片系统(其中至少1台5人以上共览显微镜)

分子病理实验室设备(PCR室):荧光显微镜、分子杂交仪、核酸提取设备、低温离心机、

3、专业病理设备:蜡块包埋机、摊片机、石蜡切片机、密闭式全自动脱水机、HE全自动脱水机、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自动液机/薄层细胞制片设备、冰冻切片机(可选),要有“国食药监械”的医疗器械注册号。

4、其他设备:电脑、信息系统(标本管理、报告管理)

管理制度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岗位职责):

管理制度至少包含(标本、设备、试剂、质量(前-中-后)、医疗文档、消防安全、患者登记、患者隐私保护、生物安全、危化品使用、信息的管理制度)

重点注意

1、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建立必须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医学检验实验室必须由市级以上的卫计委审批。

3、医学检验实验室必须为独立法人。

4、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5、委托其他医学检验机构(试剂、耗品、辅助检查、消毒供应室)要签署医疗服务合作协议。


p2实验室验收标准?

  P2实验室是指生物实验室安全等级的一个分类。在现在各类实验室当中,P2实验室是使用Z为广泛的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那么P2实验室都有哪些技术指标和要求呢?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

  1、洁净度:无要求

  2、Z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

  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

  4、温度℃:18~27

  5、相对湿度%:30~70

  6、噪声dB(A):≤60

  7、Z低照度lx:300

  上述指标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Z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和装修要求

  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他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2、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应有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并应有防虫纱窗。(一般情况下,应有机械通风系统,否则,温湿度指标难以保证)。

  3、应有防昆虫、鼠等动物进入和外逃的措施。

三、空调、通风和净化

  为满足BLS-2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宜配备机械空调通风系统,有特殊要求的可增设设计要求,如增设净化要求并按净化要求进行送回(排)风系统设计等。这方面,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可以采用带循环风的空调系统。如果涉及化学溶媒,感染性材料操作和动物实验,则应采用全排风系统。

  2、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连接

  Ⅰ级排风比例,密闭连接。

  Ⅱ级A型排风比例30%,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

  B1型排风比例70%,密闭连接。

  B2型排风比例,密闭连接。

  3、实验室内各种设备的位置应有利于气流由“清洁”空间向“污染”空间流动,Z大限度减少室内回流与漏流(生物安全柜一般应置于室内气流Z下游,即Z远离送风口处)。

  生物安全柜的排风不能代替室内排风。

  链接:【行业标准】生物安全柜的清洁与消毒

四、排水

  含菌污水应经高温高压消毒或化学消毒后排放至市政污水排放公用系统。

五、电气设置

  1、应设专用配电箱。

  2、电源宜设置漏电检测报警装置。

  3、应有可靠的接电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

  4、实验室入口应有实验室工作状态的文字式灯光讯号显示。

  5、应设紧急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六、消防

  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七、应配备的工艺设备

  1、生物安全柜

  (1)产生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可使用Ⅰ级生物安全柜。

  (2)处理感性材料,应使用Ⅱ级生物安全柜;

  (3)处理化学致癌剂、放射性物质和挥发性溶媒,应使用Ⅱ-B级生物安全柜。

  2、高温高压灭菌消毒柜。

  3、洗眼器,必要时应设置应急喷淋装置。

  4、超净工作台不属于生物安全柜,不能用于生物安全操作。

  BLS-2实验室是用于初步的生物安全实验,国标明确了相应要求。建立BLS-2实验室应根据国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定建设目标,建立的实验室应该是安全的、经济的实验室。

P2级实验室一般规范

  一、隔离的设备

  1、需设置生物安全操作装置(diyi级或第二级),且要做定期检查。

  2、为了处理重组体,而使用容易产生气雾的磨碎机、冷冻干燥器、超音波细胞打碎机及离心机等仪器时,需把这些仪器放置在安全操作装置中。但若机器已经有防止气雾外泄的装置,则不在此限。

  3、实验室需具备处理污染物及废弃物灭菌用之高压灭菌器。

  二、实验实施要项

  1、进行实验时,需关闭实验室的门窗。

  2、每天实验结束之后一定要灭菌实验台及安全操作装置。如实验中发生污染,需立即加以灭菌。

  3、与实验有关之生物材料之废弃物,在丢弃前需做灭菌处理。被污染的器具需先经高压灭菌后,再清洗使用或丢弃。

  4、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

  5、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保存食物。

  6、操作重组体时需戴手套以防污染,操作完毕后及离开实验室前需洗手。

  7、在所有的操作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气雾(例如,把烧热的接种用白金环及接种针插入培养基时,若发生大量气雾,就可能造成污染)。亦应避免将吸管或针筒内之液体用力射出。

  8、要从实验室搬离被污染物品时,必需将其放入坚固且不外漏的容器,并在实验室内密封之后,才可运出。

  9、防除实验室的非实验用生物,如昆虫及鼠类等。

  10、若有其它方法可用,应避免使用针头。

  11、实验室内,要穿着实验衣,离开前要脱掉。

  12、禁止对实验性质不了解的人进入实验室。

  13、实验进行中,要在实验室之入口,标示「P2级实验室」,并挂上「P2级实验进行中」的标示。而且保存重组体之冰箱及冷冻库也要做同样的标示。

  14、实验室要经常清理,保持清洁,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15、安全操作装置内的HEPA过滤器,在更换前、定期检查时及实验内容变更时,需密封安全操作装置,每立方公尺用10公克的甲醛熏蒸1小时,去除污染。

  16、若在此级实验室内同时进行P1级的实验时,需明确划分实验区域,小心进行操作。

  17、需遵守计划主持人所规定之其它事项。


二级实验室的基本结构?

实验室一般分2类有分等级

一、洁净实验室.(就是我们能接触到的一般性实验室多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

按照空气洁净度分为100级、1000级、10000级3个等级.

二、生物安全

实验室

Ⅰ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英文缩写为BSL-1,俄文缩写为P1,可称为基础实验室.

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英文缩写为BSL-2,俄文缩写为P2,可称作安全实验室.

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英文缩写为BSL-3,俄文缩写为P3,可称作高度安全实验室.

Ⅳ 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英文缩写为BSL-4,俄文缩写为P4,可称作最(高度)安全实验室.

Ⅰ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范围:适用于已知其特征的,在健康人群中不引起疾病的,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危害最小的生物因子的工作,如枯草杆菌、格式阿米巴原虫和感染性犬肝炎病毒是符合这些标准的代表.不需要特殊的一级和二级屏障,除需要洗手池外,依靠标准的微生物操作即可获得基本的防护水平.

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范围:适合与从事对人和环境有中度危害的生物因子的工作,如O157:H7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甲、乙和丙型肝炎病毒.保护人、样品和环境.

一级屏障:需要Ⅰ或Ⅱ级生物安全柜和个人防护.

二级屏障:在Ⅰ级BSL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消毒器和洗眼装置等

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范围: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吸入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如炭疽、黄热病毒、汉坦病毒、HIV、SARS.

一级屏障:特殊的人体防护和呼吸道防护措施,以及严格的操作规范Ⅱ级或Ⅲ级BSC.

二级屏障:在Ⅱ级BSL的基础,实验室和进入走廊隔开,双门进入,自动关闭,排出的空气不循环,室内负压,双开门高压灭菌器.

Ⅳ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范围:适用于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性微生物或未知传播风险的有关病原体及其毒素.

一级屏障:Ⅲ级生物安全柜,正压防护服

二级屏障:在Ⅲ级BSL基础上,应为单独建筑或隔离的独立区域,有供气系统、排气系统、真空系统、消毒系统、外排空气二次HEPA过滤.